最近看到美国“知乎”有这么一个抱怨贴(已被网站删除),他在抱怨自己和太太的生活有多么艰辛,存不下钱。很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的账户里有数百万美元,他完全崩溃了!
他的意思是:他会保证他的孩子能够舒适地生活!不会让他陷入还贷的窘境,只要他依然是在工作而不是躺平!但是他的父母们,却躺在金山上,看着他们两口子吃苦!
换言之,他想早点继承这些遗产?
或许这种事儿,不太会发生在我们中国的父母身上?因为大部分还是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。
不过有一件事和美国是一样的:我们父母那辈养育我们的时候,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费用。孩子之间的生活条件当然有差别,比如小时候家里买不起游戏机的我,就常常去同学家打游戏。但至少我们那个年代是没有“卷”这个概念的。父母赚多赚少,在我们孩子这辈上体现得并不是那么突出。
可如今不一样了。养个孩子真的很辛苦,所以只有一个女儿的我,实在不明白生二胎的乐趣在哪里?或许是我们家的DNA真的不值得传承吧,实在没有延续基因的动力和意愿。花费对我们不是问题,但是我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消耗在又一个孩子的养育上。
所以,有很多父母可能未必能够理解我们这代人的辛苦,他们拿着高昂的养老金,只会问: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呢?你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一个画面?
反过来说,当我们这代人老了之后,我们是否又能够理解孩子的生活处境?他们的理财观念?当我们这代人满脑子内卷,想着存钱赚钱的时候,未来孩子的价值观是否和我们一样?不知道,我们无法预见未来。
不过,如果你自己在学习如何理财投资的话,那么最好也把这个当做家庭话题,至少让你的配偶也一同实践,并且也能够让孩子看着爸妈的操作,最终长期是赚钱还是亏钱,难道这不是一场生动的理财教育课?
很明显,如果上面这个抱怨的美国儿子,若是很早就和他父母聊理财方面的话题,我相信就不会发这样埋怨的帖子,或许他一早就明白:父母是怎么积累那么多钱的?为什么不早点给他点?
这事儿,难道不能摊开来聊?而是要放在网上去抱怨?
最近我太太就因为工作变动关系,拿到了之前公司累积的一笔类似于“长期服务金”,金额不大不小,但是我建议她:
把这笔钱分成6份,然后在未来半年,每个月买入一次标普500指数ETF VOO,随后就一直放着,当做养老金投资。
我也和她简单地分析了:
- 之前所在公司的这笔积累本身就是作为长期养老金来用的,如今虽然拿到了现金,但依然还是要进行长期投资;
- 我们也买了相当多的美元储蓄保险计划,已经足够安全进行长期美股指数投资;
- 我们的主动工作收入基本上也是依托于咱们国家的经济环境,也在香港和深圳都有房产,算是一定程度和中国经济深度绑定,那么做养老储备,就必须分散到美元资产中。
于是,她也开始倒腾IB券商账户。我说,你自己操作,有问题再问我,而不是我替她操作。道理很简单,如果哪一天我发生意外,将来她依然要有能力为了她自己和孩子,继续把我留下的遗产进行投资,她至少需要知道如何操作。
同时,我们俩各自独立的投资理财账户,未来也会展示给我们女儿看,告诉她:自己的钱,她未来也应该必须自己去掌握!不要想着:我有老公投资就好!别扯淡。你不一定那么幸运能够找到像你老爸那样靠谱的男人的,别做梦了。
同时,5岁她已经有几百块她自己能够掌控的、祖辈给的红包钱,这笔钱是她可以自由支配的。但如果她想要额外买礼物,抱歉,那么只能等圣诞、春节、生日这几大大的节日,又或者她在某些表现得到我们的表扬。她的钱是她的,包括她那么多年来的压岁钱,我做了每一笔投资明细,未来会给她,不会去做任何挪用。她的资产,我们只是托管,而不属于我们。同理,未来我们两口子的资产,也属于我们,并不属于她。我能保证她的温饱,但是过得好不好,这是她自己的人生。
钱的事儿,在我们家是可以摊开说的,难道这不是教育的一种吗?
我发现有很多朋友自己在学习投资理财,但是配偶和孩子完全不参与,甚至不理解。其实,这很可能会对未来产生相当大的麻烦。我很简单问一句:如果万一你突然出事,他们知道如何继续妥善地理财投资,而不被人骗吗?你安心吗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