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们卖保险的总觉得:人人都该存钱。储蓄保险这样稳定收益,回报率还不错,难道不香吗?
可是有相当部分客户却会质疑回报,提出自己有其他“更高回报”的工具等等。相反,吉力自己也有不少高净值客户,他们本身其他投资回报做得也相当不错,却也依然愿意配置“回报低一些”的储蓄计划。
这样不同的心态,我们可以怎么理解呢?
最近我在学香帅老师的《中国财富报告2023-2024》课程,她提到的“效用社会”似乎给了我们参考答案。
她是这样说的:
效用Utility这个词很抽象,但大体上可以理解成“满足”。 作为正常⼈类,我们的满足(快乐)来自很多维度,包括财富、 收⼊、兴趣、闲暇时间、爱、成就感,等等。收⼊和财富肯定是效用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, 但它的边际效用,其实是随着收⼊和财富水平的上升⽽下降的。
在匮缺社会中,财富的重要性是压倒性的,毕竟吃不饱穿不暖很难谈到什么满足;在高增长阶段,高利润的诱惑力和可得性也是压倒性的。 所以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在从匮缺社会发展到丰裕社会的高增长阶段,“财富、利润、利益”的最大化基本可以等同于效用最大化。
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,两个逻辑同时发生了变化:经济增速放缓,即使“卷”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;同时社会也从匮缺进⼊丰裕,物质价值观逐渐转向后物质价值观,精神追求和多元化目标开始逐渐变得更为主流。 所以,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,中国社会正在从一个单一目标的利润最大化社会,成为多元目标的效用最大化社会。
匮缺和丰裕,会让人的思维也产生很大变化。
以吉力自己为亲身体验来感受,毕竟我自己也很喜欢投资,甚至于我开玩笑说,如果我不从事保险的话,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难搞的“爱投资的男性客户”。
在我工作早期,虽然我也买过一点点储蓄保险,但金额都很小,差不多一年也就三万多港币。不过当年入行第一年,我就完成MDRT,其实收入相比同龄人而言已经不少。大部分钱去哪里了呢?当然是股市投资!
之后几年,我还在某银行开设高级投资账户,买入一些债券基金,还加杠杆,希望获得更高的派息收入等等。
为什么做这些事儿呢?很简单,因为期望通过投资赚大钱啊!当时刚刚开始工作没多久,还没有积累什么资产,房子也还没买,当然希望尽快地钱生钱!为了追求高回报,甚至觉得自己能够承担亏损风险,就是我当时的想法。如果那时候让我投资大额储蓄计划,我可能也只会“一笑而过”。
不过,当时投入到股市和基金的钱真的有没有得到高收益呢?我翻看自己富途的历史盈亏记录,就只能苦笑。看上去折腾一大轮,大不多守个保本,赚的也不多,都不明白自己当年再搞些啥。唯一真的算是盈利的,就是安安分分地定投美股指数基金。
在2017年之后,我们家开始认真配置了不少美元储蓄,因为当时自住的房子首期也支付了,对于需要积累多少财富才足够?我们俩夫妻对此真不物质,觉得现在生活就挺满足的。在这样的阶段,哪怕所有钱都获得很高的回报,对于生活是否有决定性的改变?好像也不会,毕竟也距离一个小目标还很远。更何况,当经历过投资市场里各种风波后,也明白短炒的钱真没那么好赚。希望获得理想的回报,最好的伙伴依然是时间。
因此,当我的心态进入到“丰裕”之后,财富高回报的追求也不再是最重要的,相反,安安心心地积累财富,开开心心地生活,在我的效用公式里占比越来越大。所以,我觉得储蓄计划长期5%到6%的年化回报,我已经很满意了啊!如果定投股市还能再有8%左右的长期回报,至少让孩子安心一辈子,自己养老无忧,应该没啥问题。
至于要住上亿豪宅,买劳斯莱斯,才算得上人生赢家?我干嘛要赢别人呢?我自己过得开心,又不是让别人羡慕。对吧?干嘛要把人生变成一场莫名其妙的比赛?
这当然是我自己主观的想法,不过从我很多客户身上,我同样看到了这样的“淡然”。
大部分客户并不是把“全副身家”都配置成储蓄保险,甚至于这只是占他可投资额的一小部分。他们不是缺乏投资理念和工具,不是不知道有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方式,他们只是脱离了“匮缺心态”,不再只追求单一利益最大化;相反,储蓄计划的省心安心,能够让他们专注于其他该做的事儿,多元化效用最大,就是他们的底层逻辑。
套用这样的思维模型再去思考很多销售环节,想想是不是挺有道理的?
当然,储蓄计划只是一种投资工具,类似的思维可以运用在各种其他的投资理念中。
同时,认可咱们如今时代逻辑的改变,不再单一追求高收益,也同样是思维进步的一种方式。你同意吗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