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资产,基本上跟咱们内地投资者是无关的,但随着美国大选落下帷幕,这个种类的资产也随之暴涨。
这种资产就是加密资产。比特币在前些天突破8W美元之后,再次突破89000,创了新高。
问题来了,你投资了没有?
除了监管问题,能够从一种投资工具里真正赚到钱,还取决于我们的认知,以及是否敢去尝试。
早在2018年,加密资产和区块链在香港也非常火爆,我记得还参加过几次研讨会,去听听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在2019年年中,我和当时团队一位同事做小型的分享会,我主讲香港的主流投资工具,而他则主讲加密货币。当时投资加密资产也同样不方便,开户、兑换啥的,听上去就麻烦,而且背后的投资逻辑,我也没怎么搞明白。不懂的东西宁可不投,于是就听过算数。
大概三年后,听说这个前同事已经财富自由,投身于更多的区块链投资领域去了。
其实,当年听他分享的同事和嘉宾也有不少,但有多少人把握了这样的机会呢?
很多时候,我们的财富是被我们的认知水平设置了上限。如果要突破,除了去增加认知的同时,也不要怕麻烦,并且可以去小小的尝试一下。
在2021年初,当时比特币也涨了不少,又引发了很多新闻与讨论。当时还处于“特殊时期”,反正闲着也闲着,机缘巧合就加入李笑来的一个社群,以及读了他一些书和文章,就决定小试一下。通过一年多时间,把自己当时净资产的5%左右,逐步定投BTC和ETH。其实,这个过程也挺麻烦以及“不合规”,因为当时哪怕香港散户投资加密资产也同样没有持牌的交易所,但我的想法很简单:就当买一张彩票。若真归零了,那就当损失了呗!若投资大A,可能损失得更多,对吧?
我记得当时的BTC价位是在4W到5W美元之间波动,包括方舟基金的Cathie Wood就声称,BTC会上涨到50W美元甚至100W美元。信不信不重要,如果真的实现,那么就是10倍以及20倍的涨幅,跟一张彩票中二等、三等奖差不多吧。反正金额又不大,试下呗!
只不过,在定投后期,就开始遇到加密资产的熊市,一熊就几年时间。考虑到兑换的麻烦,以及净值在持续下跌,觉得也没啥意思,于是就放着了。不过幸好,也没有卖出——不过中途遭遇交易所黑客入侵事件,资产大概损失15%左右,交易所至今还没有支付赔偿...... 当然,如今的涨幅也算是把损失给补回来了。不过交易所风险,依然心有余悸。
直到今年8月,富途宣布在香港和持牌交易所合作,能够让香港居民直接通过富途交易加密资产后,我又重新想到是不是可以再次定投。这次不需要再搞兑换的事儿,直接把资金转到富途的加密资产账户即可,和投资美股港股一样。当然,缺点就是,通过这个途径投资的资产,应该是无法提现到其他交易所的——至少我没有看到直接的途径。
对于我这种只是希望持币赚升幅的小散户而言,是否能提取货币到其他平台,我完全不在乎,只要你别跑路就行!
所以,从今年8月开始,我把每个月从GOF收到的股息,拿出一半定投BTC,这本身就是“用钱生钱来买彩票”。
今年下半年的价位已经是6W,不过如果真有一天能涨到50W,不也是一个惊喜吗?
分享我自己在比特币上的“彩票”投资,并不是鼓励大家“违规”去投资加密资产。因为目前只有香港居民是可以通过合法的交易所,参与加密资产投资的,比如通过富途等券商直接买入BTC等,又或者通过股市相关的ETF可以进行交易。但是,目前这些交易都不对内地居民放开。
我想表达的是,我们需要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,并且愿意去做一些尝试,从而更好地了解新领域的东西。
哪怕是我们美元储蓄保险,很多人也一直在“听说”,身边人也已经逐步配置了,但依然有各种顾虑,觉得“麻烦”,而不愿意尝试,从而错失很好的机会?要知道,2015年和2016年那批投保美元储蓄高峰潮的朋友们,很快就能享受高收益被动收入时期了。而有些没有投到美元储蓄的朋友,会不会把这笔钱亏在的P2P或者暴雷信托产品里了呢?
我们很多投资并不是“全副身家”去投的,可以拿一些资金去投入到“暂时不需要动用、但长期希望有不错回报”的工具当中。加密资产是一种彩票资产;而储蓄保险则是一种底层安全资产。你甚至不需要二选一,如果有这样的意识,为什么不都去尝试看看呢?
不要羡慕别人把握了机会,很多机会其实你也曾经拥有过。你别再错失了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