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市场的内银行,比如工行、建行、中银、农行等国有银行,在派发股息之后,都会收取10%的股息税,无论持有多少时间。A股市场的股息税则取决于持有期限,持有时间超过1年的,免税,持有时间在1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,需缴10%的税,持有时间1个月内的,需缴20%的税。持有时间自买进之日计算。
吉力在A股市场里长期持有农行和中行,因为持有时间超过1年,所以即使派息也不会被收取股息税。而港股则不同,若要避税,则需要留意好时间,以及计算“买入卖出价”。
如果读者投资的是A股,但持有时间少于1年,那么也可以考虑用这个方式进行避税。
规避股息税的基本操作是:在除权日前一天收盘前卖出所有股票,最快可以在除权日当天,再买回来。
比方说,A公司在除权日前一天收盘价是3元,它派息每10股派3元,也就是每股派发0.3元,那么在除权日当天开盘,股价理论上会是2.7元。当然,实际上股价还会受到集合竞价和市场需求的影响。
正是因为除权,所以导致在除权日前一天买入和除权日当天买入的投资者,面对的收益情况几乎没有区别。
除权日前一天的投资者,花了3块钱买入,收取了0.3元股息,实际的成本就是2.7元;除权日当天买入的投资者,已经没有股息可以拿了,他买入价就是2.7。所以,两天买入的投资者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。这也保证了不会出现套利的可能性。
那这0.3元股息是要收税的,我们可以怎么规避股息税呢?很简单,在除权日前一天,我们以3元的价格卖出股票,然后第二天再以2.7元的价格买回来,是不是就有了0.3元的收益?港股和A股市场都对资本得利不征税,我们实际上是把股息收入变成交易收入,这样就不需要再缴纳10%的股息税了。
不过有一点要留意,买卖交易过程中,还会涉及到交易佣金、印花税等费用,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不多,股息金额不大的话,可能这样做的意义不大,省不了什么钱。
吉力这次的操作是:
2023年7月6日,中国银行H股除权,于是在2023年7月5日,卖出中国银行所有股份,股价3.13港币。
中国银行此次每股派发0.2519,所以理论上,只要我之后以2.878港币的股价以下,买回全部中国银行股票,那么此次规避股息税的操作就成功。
2023年7月7日,也就是在写这篇文章时,中国银行的股价为2.77港币,如果此次买回,实际上我获得的“股息”是税后0.3港币,相当于卖出前的股息10%。但暂时我还没有重新买入。
有这样的股价差别,并不单纯与除权有关,而是高盛在7月4日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,概要是城投债的风险会导致很多国有银行的盈利会受到巨大影响,因此下调一众内银股到卖出评级。
市场对此的反应当然是应声下跌。至于报告内容靠不靠谱,随后几天又是各种争论,包括官媒出来回应高盛夸大风险,高盛自己出来也解释市场误读等等。实际情况到底如何,就只能让我们自己带着脑子去独立思考了。
其实就算没有高盛这篇报告,一般银行股派息之后,也会下跌一阵子,大概率情况下都能够以比除权价更低的价格买回。过去十年,只有一年除外。
或许是因为很多投资者就等派息,除权日之后,确认收到股息,于是就纷纷卖出吧。有人说,不少企业资金投资会这样操作,目的是为了节税。这个吉力也不是很懂。
目前的经济大环境,银行的盈利受到影响,这点我是相信的,没理由实业都不赚钱,银行却还在赚大钱吧?这怎么都说不过去。但你要说,六大国有银行会爆出怎样的危机,这个就太夸张了。国有银行背后就是央行无限量的支持,与国同休。只要你依然觉得中国未来是会发展的,那么六大国有银行肯定无忧。至于很多中小银行,那就不好说,各个地方城投债到底是什么情况,或许也只有上层他们自己知道。吉力是不会碰各个地方小银行的。
至于什么价位再买回银行股,我还在犹豫,让子弹飞一会儿吧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