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相信绝大多数对于股市投资很有信心的“男性朋友”,都觉得股市投资来积累养老金,是非常靠谱的,特别是如今很多人开始热衷的美股。
但是,哪怕美股长期收益率看上去不错,但对于退休人士而言,却很可能依然“有巨坑”。JP摩根资产管理就出了《Guide to Retirement 2024》报告,里面提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。
摩根资产给了一个“退休公式”,一共有这么6个因素会影响到咱们退休,并且会分为:可完全控制、不能控制,以及部分控制,这三大类。
资产配置的方式和投资地域,以及储蓄率,这两个是我们完全能够控制的。
工作的年期以及我们的寿命,这是部分我们能够控制的。
市场回报以及税务政策,这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。
美国的退休年龄是65岁,很多人预期自己会那个岁数才退休,但调研发现,实际退休年龄是62岁,主要原因是健康或者工作岗位或前景的变化,导致提前退休。
大部分人当然都不希望工作到太久,如今还有FIRE运动,财务独立,提前退休。于是大家都在算,要多少钱能够“躺平”呢?
于是,在个人理财领域就有4%的提取法则。也就是如果你每年花10W,那么需要25倍的年开支,也就是250W,就可以提前退休。每年支取退休时累积资产的4%,按通胀上涨,预计能够用终身。
JP摩根资产在报告里也做了个测算,根据40%股票,60%债券的投资组合,历史回报数据看,每年提取4%的初始本金,并且随通胀上涨,能够支撑30年的可能性很大。但若是提取5%,则大概率在30年内消耗完退休储备。
理论归理论,但若实际测算1966年到2000年,却会发现一个令人纳闷的事情。
在这35年期间,如果我们假设投资年化回报率能达到8.1%,按照每年提取初始本金的4%,之后随通胀上涨,大概恰好提取到2000年。
但是!如果我们按照40%股票60%债券的组合,这35年内的实际平均投资年化回报率是9.5%!但是却会在25年后,就花光了所有储蓄!
这是怎么回事呢?答案很简单:这是“最糟糕”的退休年份。也是很多人很容易踩的养老退休储蓄坑。
假设小美和小丽在两个平行时空,在退休前都拥有10W,每年提取5K,并且随通胀上涨,两人提款金额一模一样。在未来10年,两个人面对的市场平均回报率也一样是4.5%,但为何小美在10年后养老金还有9.8W,而小丽只有6.3W了呢?
因为小美先经历牛市,随后才经历熊市;而小丽则先经历了熊市,再经历牛市。哪怕最终年化回报率都一样,但是牛市和熊市的先后次序不同,就会导致剩余养老金有天壤之别!
1966年开始的那些年,恰恰就经历市场回报一般般的情况,在每年提取养老金后,剩余养老储备的本金就快速下降。哪怕最后迎来大牛市,但本金已少,追不回来了。
因此,如果单纯靠投资组合来作为养老金支出,最大的风险就是“要在牛市开启时退休”。但这事儿只有在未来通过后视镜才能看到,谁知道未来10年20年,到底是好是坏?假设真的遇到熊市,就不退休了么?
JP摩根资产给出的建议是:可以用动态调整的方式来提取养老金。如果当年回报少于5%,那么提取金额就和上一年一样;如果回报在5%到10%,那么提取金额就跟通胀上涨;如果回报率超过10%,那么可以比通胀率再高3%的比例提取;
这样动态提取,可以让1966年退休的人士,安全地提取资金到2000年,也就是35年时间。按照正常寿命,也应该是安全地走完人生了。
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:你不能在熊市里就亏待自己,少吃几顿好的吧?支出的弹性控制未必就那么容易。
吉力自己则更建议用另外一种思维:尽可能用被动现金流支付养老开支,而避免通过卖出股票来获取现金。
比方说,我通过派息股以及储蓄保险,未来每年都可以获得实打实的现金收入,对于大部分优秀企业,股息派发在熊市里也依然稳定且上涨,储蓄保险更是不会有太大的价值波动,通过这两个工具获得被动现金流,来应对养老的熊市期间,是最好的办法。
在熊市里,就尽可能多用这部分获得的现金,少在低位卖出股票;在牛市阶段,除了继续拥有现金之外,反而可以考虑在高位逐步套现股票做为养老收入。
用计算现金流,而不是资产额与市场回报率,来应对未来养老储蓄,我觉得是更安全的做法。因为市场回报率是我们无法控制的,但是通过派息股的股息和储蓄保险的现金提取,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。
那你在用什么方式为养老做准备呢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