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“暴跌”两个词成为热门关键词,美股暴跌!亚太暴跌!巴菲特持有现金金额历史新高!
那为什么暴跌呢?
新闻上给了各种理由。我随便贴几张图,都是理由,比方说:
日元加息导致升值,从而让日元套利投资者希望尽快抛售资产来偿还日元债务,从而形成了:一个“死亡螺旋”:日元升值 -> 投资者抛售资产 -> 兑换美元为日元 -> 日元进一步升值 -> 重复这一过程。
你看这说得是不是挺有逻辑的?
我随便翻翻网站,又看到另一种解释:纳斯达克QQQ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在25倍左右,几乎都是在之前美国经济“三低”情况下的估值。现在美国经济还处于“三高”状态,个人认为QQQ估值能跌到30倍以下,基本就达到合理估值区间了,距离目前位置还有10%左右。
再从“没有逻辑”,只看“历史规律”角度,我们看到巴菲特都把苹果50%的持股给卖出,使得巴郡的净现金大增至2770亿美元(约2.16万亿港元)的历史新高,让市场忧虑巴菲特看淡美股走向。
参考股神过往的“神操作”,积累大量现金就意味着等着暴跌后捡便宜货呢!市场能不慌嘛?
我相信你还会看到各种财经新闻的分析,现在也确实是各路自媒体自由发挥的时间。
但对于像吉力这样的“无知散户”而言,其实“无知点”也没啥,该定投就继续定投,管它市场怎么波动呢,反正我也不懂,做该做的事儿,不就行了吗?
这事儿还真得这么看。几周前有人做了这么一张图,它显示了在当前的调整之前,2024 年的股市异常平静。
你看,2024年至今的波动是不是相比过去几年“挺不正常”的?因为波动实在太小了!
在美股过去100年左右的历史里,有94%的年份出现超过5%的调整;有64%的年份出现超过10%的调整;40%的年份出现15%的调整。
从 1928 年到 2023 年,年内平均调整为-16.4%。自 1950 年以来,年内的平均调整为-13.7%。本世纪则是-16.2%。
显然,现在的调整才是哪儿到哪儿。未来会不会继续下跌?不知道;美联储减息后,股市会不会立刻上涨?我也不知道。
事实上,我也不需要知道。如果你的投资目标和我一样,是为了孩子的未来“兜底基金”或者“养老基金”,那么距离我们“结算日”起码还有十几二十年,现在波动对于我们没有任何意义。
只要我们确信,未来股市会随着经济整体波动向上,那么我们就安心持有就好了。剩下的,就是看着一群财经“猴子们”上蹿下跳地表演,当个乐子看就好。
其实,这也是保险公司为客户做美元储蓄保险背后的投资逻辑。短暂的股市波动,对于当下保险公司的盈利似乎是有影响,但是客户们要的是长期回报,要的是在自己退休养老时,在孩子长大成年后,能够为我们提供稳定的被动现金流,而不是现在,或者两三年后。
所以,保险公司可以把资金安心地做长期投资,甚至在熊市里,抄底买入更多优质资产,继续长期持有。这样的投资逻辑,才能够创造出稳定的超过6%的长期回报率。
如果你能具备保险公司这样的投资心态,当然也可以自己投资,只可惜,绝大多数人在真正进入熊市后,很可能坚持不了原本的心态——不说别人,我自己就是,2022年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点。
这也是为何我始终建议,无论你对于投资有多大的爱好,都应该配置储蓄保险计划作为底层安全资产。没有安全垫,在股市下跌时,你很可能会睡不着。我们投资是为了安心,还是为了焦虑呢?你说呢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