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3年,刚刚从漫长的研究生生涯毕业,踏入职场,我就在生日前给自己投保一份香港重疾险,当时的保额只有15万美元,每年的保费2368.5美元。
不知不觉,转眼就10年了。
香港的重疾险最大的特点就是“分红会累加在保额上”,从而让实际的理赔额可以随着年期不断递增。这个依然是目前香港重疾险最大的卖点。
但分红这部分是“非保证”的,那10年过去了,保险公司“吹过的牛”,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呢?
根据当年签订的计划书,在保单完结10年后(也就是2023年,如今),保证现金价值是8700美元,累积周年红利是871美元,期满红利是1680美元。
我翻开这份保单的“周年红利书”,看到的数字如下:
保证现金价值:8700美元,和计划书一致(废话,这本身就是保证的,不会多,也不会少)
终期红利(也就是期满红利),是1755美元,比计划书的1680美元还要高一点,至少这方面吹的牛是兑现了的;
周年红利是112.5美元,不对啊!怎么比计划书少那么多呢?
其实,这不能冤枉保险公司,那是因为我之前几年把所有的周年红利都提取了,这112.5美元,完全是今年才派发的。
这点也是当年重疾险的一个特征,部分红利如同现金一样可以随时提取,拿来抵扣下期保费都行。但现在主流的香港重疾险,就不再有可以随时提取的分红了,反而是会做“再投资”,从而提高非保证收益。
很多第一次看到香港保险计划的朋友,会质疑“非保证部分有多少是保证的”。
以吉力自己持有7年的储蓄险和10年的重疾险来看,这点不用过于担心。
因为香港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不受地域和资产类别的限制,所以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回报。虽然不可能保证每年的非保证都和预期一致,但长期来看,实际收益达到甚至偶尔超过计划书预期,是大概率事件。
持有香港保单的朋友,也记得每年都阅读一下周年红利书,看看非保证部分有没有吹牛呢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