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次饭局上,朋友说:我有个内幕消息,中石油之后会涨!
那我问:背后的理由是啥呢?
他说:内部懂行的哥们说,这么大的国企,之后肯定有行情能涨嘛!
我笑笑,通常对于在酒桌上公开发表投资建议的,都对自己无比自信,这时的争论对与错毫无意义。哪怕之后真有一轮行情,我也不会去参与。如果你不明白股市上涨的逻辑,那就和在赌桌上赌大小没啥区别,况且,靠内幕消息发家的,基本上都进去踩过缝纫机,真有赚大钱的机会,还会在酒桌上瞎BB么?
投资这事儿,最好自己心里有谱,如果亏了,那么总结自己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,只是短期调整,还是长期都不再看好,和自己当初买入时的情况哪里发生了改变?
这样就算亏了钱,也算交了一次学费,下次避免就好。否则两眼一抹黑,亏了就骂:股市骗人,那就远离这个骗人的股市为好,再也别乱投资了。
作为一个小散户,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拿到怎样的回报,必须跑赢大市等等。通过投资,我只是想要把未来生活的选择权牢牢抓在手里,可以为了喜欢,而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。选择注重股息现金流的投资方式,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。
2023年7月,在港股上的投资做了简单的变化:
- 在除权日之前几天,卖出中行和农行,原本计划是在除权后,择价再买回,但考虑到内地房地产和地方债对于银行业可能的利润影响,我暂时只小额加回一部分中行股票。剩余的金额全部买入3个月美债。
- 清仓新世界,买入国际家居零售(香港很多屋苑商场都能找到的日本城的老板),不过在上周公布全年业绩后,国际家居零售调低了期末股息,股价也下跌接近10%。我自己也做了检讨分析,暂时继续持有;
在港股方面不再加大投入,尽可能以现有投资产生的股息进行再投资。原因么,实在是对于大环境前景保持谨慎态度。这年头又不让多说,懂就懂,不懂也不解释。
每个月储蓄则不断投入到美股账户中,每个月设定固定金额的定投,以QQQ,SCHD,以及1Wx1W组合,这三个作为定投标的。剩余的金额则买入3个月以上到期的美债,年化收益率如今都超过5.4%,并且设置不同的到期时间,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定投所需的资金流动性,另一方面也能拥有较高的保证收益。
1Wx1W组合已经在之前分享的文章中解释过了,7月是这个组合的第一个月,目前产生的每年税后被动收入为211美元(扣除30% withholding tax)。这个投资组合是“被动抄袭”的,我会根据Dividend Growth Investor的主理人发布的Newsletter来进行操作。目标在十多年后,能够获得每年1W美元的每月被动收入。
其他美股组合没有变动,会继续每周定投QQQ和SCHD,作为强制储蓄的一种方式,不设定最终目标。
GOF则是每个月派发股息,如无其他特殊情况,会把这部分股息重新再买入GOF。
其他个股获得的股息,则会加入到QQQ和SCHD的定投资金中。
你会发现,在我的投资小结里,我不会去总结整体市值涨跌的情况,因为我的目标是积累股息被动收入,而不在乎短期股价波动,除非股价突然上涨到极不合理的高位,那我可能会止盈,当做提前N年收取未来股息。
抱着这样的心态,我就可以把投资当做游戏经验值那样,随着不断加大投资,被动收入也会逐步增加,慢慢超过家庭每月必须开支和房贷还款。当被动收入能让自己更加自由时,焦虑感也会逐步下降。这不就是投资的意义么?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