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是吴军老师的粉丝,他的书和得到专栏我也一直追看。这两天他谈到孩子教育的话题,却让我觉得有不同的见解,特别是在送孩子出国留学上。
他在这两天的专栏文章里,提到了这么三个案例:
几个月前,我读到这样一个帖子,文中举了三个例子,量化分析为什么出国不划算。这三个例子颇具代表性,我把它们整理了一下,你不妨听听。
第一个例子来自一个高收入家庭,家庭年收入在百万左右。孩子正在上初中,成绩中等。家里原本打算送他出国,以避开国内的升学压力,并且准备好了300万。但是后来一算账,觉得现在留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,很多人回国后,月薪就8000,一年也就10万。于是家里就在想,300万都能保孩子30年不工作了,为啥要留学?最后全家决定把留学、教育投资的钱省下,给孩子买房、买车、过日子。至于将来,孩子是上二本、三本,随他去。
第二个例子中的家庭,条件也不错。家里是搞金融的,过去的年薪也很高,在北京有两套房。原本打算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,但是现在却把她送进了普通高中。虽然这样会面临高考的压力,但是家长想到孩子就算上了好学校,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,不如把钱攒着,将来也够她花的。
最后一个例子是互联网大厂家庭的孩子。孩子还小,成绩不太好,原先尝试卷娃行不通,现在就放弃了。也想过让孩子走各种捷径,比如将来让他拿个海外身份,再回过头来考内地高校。但想通了之后,孩子也就放养了。
对此,我的一位朋友感慨道,这都是什么家长,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真可怜。
吴军老师之后用了两天的专栏,基本表述这么一个观点:
任何真正关心孩子未来的父母,应该给他们提供的是良好的教育,而不是将来生存的金钱,而教育的投入是不能算回报率的。孩子都能走多远,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。总不能觉得他们走不远,就限制他们出门吧。
我非常认可这些观点,但是无论在举例还是言语中,吴军老师都因为自己身处的环境和自己的经历,似乎把“让孩子出国留学”等同于“给孩子良好的教育”。
如果是常春藤、Stanford这样的名校,那么他们属于“良好的教育”,这无可厚非。但是,若孩子本身能力现在并未体现在学习上,甚至在体育、艺术上都看不出什么天赋,仅仅为了避免应试高考,而选择出国留学,是不是就属于“良好的教育”?这点我并不认同。
我们家在孩子幼升小时,选择走直资、私立学校,而并非国际学校,因为我们不希望她那么小就在一个“我们都计划未来出国留学”的氛围中。我自己本科毕业就拿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,身边也有非常多拿了全奖的Ph.D的留学生朋友们,大家在美国的生活是不是真的都“为了更好的教育”?未必。干什么的都有,连自杀和枪杀老板的人,我曾经都有过交集。
如今能够走出的机会大把,无论是旅行、旅居,还是Gap Year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其实都是“走出去”的一种方式。是不是一定要砸钱在孩子出国留学上?至少我觉得,这年头真未必。
同时,不出国留学,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更好的教育?当然不是!
哪怕像吴军老师提到的这三个例子,我相信这样的家庭依然会让孩子去上自己喜欢的兴趣班,发展自己的爱好,甚至于因为不再内卷,孩子过得更加开心,也很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。或者说,这样的家庭能够有更大意愿带孩子出国旅行见识世界,将来要出国留学的话,凭着自己的能力去申请奖学金,或者自己去承担教育贷款,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投资?
作为父母,我们真不能保证孩子的基因是否和我们一样能在成绩上拔尖,至少我不会这么期待我的女儿。但我能保证的是:我准备好足够的资金,让她在成年后,每个月都能获得稳定的“家庭低保收入”。无论从怎么样的大学毕业,她都能有更多的选择,哪怕因为梦想追求,去做一些不那么赚钱、不那么让人羡慕、光鲜亮丽的工作,但只要她喜欢,她就没有金钱上的压力和负担,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。在走出大学后,还有那么漫长的人生,用更成熟的思维去思考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和职业,不是更好吗?
在她成长期间,只要她喜欢尝试的兴趣,我们都让她尝试,只不过必须和她沟通好:如果一旦开始,已缴纳学费的课程必须上完,哪怕最终发现不喜欢,都不可以中途放弃!她必须做到,否则未来我们不再答应她新的请求。因为我觉得,信用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。在这个过程中,说不定能够找到她真正擅长的呢?
当然,如果她真有能力去常春藤名校,或者在学术上真能突破,我就愿意把这笔钱投入到她的本科学业中。硕士博士?那就像她老爸一样,拿全奖吧。既然走学术路线,又有什么理由还要老爸自费的?
所以,不要把“不参与内卷”的父母贴上“不重视孩子教育”的标签,这是相当不公平的!并且,砸锅卖铁让孩子怎样怎样,反而给孩子背上更加沉重的压力,那才是给孩子“规划必须走的路”,孩子痛不痛苦?可以想象。
无论教育能不能有回报,归根结底,孩子教育依然离不开钱。为人父母,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前途,但是我们却能保证他们未来“不需要为钱担忧”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