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我念完了整整5年的研究生生涯后,开启了保险生涯,在工作几个月后,我就决定把部分存款买了当时的储蓄计划。
当年的计划和现在流行的多元货币计划有很大不同,当时的计划保证成分更高,每年也有现金分红,所以整体收益率远比现在要低,大概长期年化也就4%左右吧。
恰好友邦保险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,中期派息也增加5%。
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:如果在10年前,2013年我分5年买入友邦保险的股票,回报率那会如何呢?
于是我做了个测算。
我选取了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3月初的股价,假设每年投入10W港币,总共投入50W,就如同当年买了一份5年期缴的储蓄险。
测算结果发现,截止2023年8月24日,这50W的本金买入的股票,如今市值是83.7W左右,同时,今年还能够拿到18692港币的股息。
那整体回报如何呢?如果我们计算每年的现金流(年期1到年期4,实际每年投入10W,但是因为有股息收取,所以实际投入会扣除股息),并且假设以当前为年终期末,总共的内部年化回报率是7.88%。
如果我告诉你,有一份储蓄计划,10年后可以实现每年7.88%的年化收益率,我想这样的产品肯定会卖疯掉。这个测算也说明,10年前买入股票持有至今,回报要好过于当年买5年期的储蓄保险计划。
那是不是意味着,买保险公司的股票要好过于买他家的储蓄计划产品?我的答案是: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,很难。
保险产品本身的回报和保险公司股票投资回报,当然不是同一回事。不过对于分红险的持有人而言,保险公司盈利和分红情况,本质上也会影响到产品分红,毕竟这部分确实是和分红险持有人利益绑定的。而保险公司盈利情况又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估值,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粗糙的逻辑:保险公司利润逐年上涨,股价持续增加,分红持续增加,那么分红险的未来分红情况理应也能达到计划书合理预期。
保险公司自己的股票回报率能达到年化7.88%,给于分红险大概5.5%到6%的回报率,毕竟保单里还设置了保证回报,股票可没有任何保证,后者风险更大,预期回报率更高一点也属正常。
可是,持有分红险和持有股票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!这也是我认为:绝大多数投资者持有保险公司股票,恐怕大概率会跑输分红险实际收益。
从2013年3月(我做测算的起点)至今,虽然友邦的股价从34港币上涨到如今69.7港币,但你观察这个股价走势的变动,有相当多次从高位回撤至少10%到20%的情况发生。对于大部分只懂股价变动,却不看或者看不懂保险公司业绩报表的普通投资者而言,在这10年期间,必定有太多次会想要卖出的冲动!
为什么我知道?因为我自己都曾经好几次中途卖出。
谁都知道好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,但股民们之间也有个金句:三条阴线,改变信仰。当股价持续下跌时,你会开始怀疑这家公司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?是不是别人知道一些什么事儿,于是在低价卖出?那我是不是也得赶紧卖?大不了卖出后再观望观望?只要你曾经买过股票,是不是面对过类似的场景?
那观望到后来会重新买入吗?要么就在上涨后重新再追入,要么就被别的股票给吸引,最终又可能止损卖在低位。巡而往复,你觉得普通人投资股票能赚到什么钱呢?
因此,虽说顶尖保险公司的股票确实值得投资,但对大部分人而言,还是安心长期持有分红储蓄计划才是更好的选择。能够避免抵抗人性,这同样是保险能够提供的一种情绪附加值。
通过吉力的测算,你也能放心,保险公司给到5.5%到6%的长期预期回报,并不是“吹牛不打草稿”,过往公司自己的股价和分红回报就能够证明,这样的预期回报率完全在公司的“安全达标范围”内。
当然,吉力不能保证每家公司都如此。选择分红储蓄计划,确实要评估一下公司的实力和长期稳定性,毕竟相当部分的预期回报来自于非保证部分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