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吉力到香港科大攻读博士,在科大办公的公共区域每天都会放几份《香港经济日报》,于是它就成为我的投资启蒙报纸之一。
之后又发现这份报纸在周末时还会出版《iMoney》杂志,里面有不少专栏写得都相当不错,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应该和我差不多同龄的Starman,他是最早让我知道怎么通过投资股票和债券获得被动现金流;还有一位叫止凡,不会推荐股票,但是会分享不少很接地气的投资理念,随后我也关注他博客很多年。
香港优秀的财经杂志其实真的很少,没想在如今什么都短视频化、线上化的时代,最终iMoney杂志也走到了尽头。最近宣布从今年5月起不再发售纸版杂志,内容只登录网上平台。
这年头,是不是没有人在读文字?大家都只是刷视频了呢?
我偶然看到止凡在他自己的博客里也提到了iMoney停刊的事儿,他写到:
曾经听过萧生讲,文字媒介将会没落,因为人类接收声音影像直接得多,所以他并不看好文字媒介,他自己亦拍影片作分享主力。但我并不完全认同,多了媒介选择,文字媒介的地位将会下降,这是事实,然而文字始终有其重要性。小弟玩YouTube分享5年了,身边朋友与一些网友向我透露,他们很少听我的影片分享,始终比较喜欢我的文章。
有时候,见手机有朋友分享一段影片之类的东西过来,又或者WhatsApp一段声音过来,当不方便时,难以即时看及回应。反而以文章或文字信息传来,可以很快便阅读一遍,方便多了。加上,肚内墨水、书卷气,始终要靠文字浸淫出来,看几多个钟头YouTube都难以获得。文字有其重要性,只不过接收的方式不同,实体没落,转为网上而已。
我自己对此还是非常认同。我和同事闲聊时问:如果你收到一段语音,你会听完语音,还是会转文字?
同事毫不犹豫地回答:当然是转文字!因为这样更有效率!
其实我也是这样做的。
对于接受信息的效率而言,文字肯定要好过于音频和视频,一段讲1分钟的内容,大约是250个字,大概15秒钟左右就能扫完。那为什么还有人会浪费额外45秒呢?
但视频当然也很大的优势,并不在于信息的传递,而是在于“情感渲染”和“身份代入”。
比方说,你看到有人在视频里非常生动地讲一个你还蛮感兴趣,或者有争议的话题,比方说“我闺蜜的老公怎么干那样的事儿!”,你一定会听听看,她在控诉些啥。这种声情并茂,肯定好过于干巴巴的文字。
又比方说,你看如今火爆的短剧,除了搞笑之外,就是寻找认同:这事儿我也发生过!我也遇到过!因此,你会不自觉地点赞,然后刷下一个。
为什么视频能吸引人,因为它只需要娱乐我们的大脑,让我们感觉到“爽”、“新奇”、“认同”,提供情绪价值,或者引发好奇就行了。几乎没有火爆的短视频会让你陷入一些深层次的学习或思考,如果有,它更可能出现在B站或油管的长视频里。
所以你会发现有孩子的父母都在干一件很有趣的事儿,一边要求孩子努力读书、看书,一边自己却刷着短视频,然后不时地乐呵。
这没有什么对错之分,回到咱们保险人做自媒体,关键还是看自己擅长什么,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。单纯成为网红?我相信不会有保险人抱着这样的目标去的吧?
吉力自己在做了一年多短视频后,回归公众号文字,但我同时也会每个月做两期长视频的财经评论,以及一个月一次公开课。当我自己是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学习时,就自然会更习惯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输出。毕竟,文字更为简单,不需要像短视频那样去卷拍摄、卷剪辑——如今很多保险人付费外包,成本也不算低。
当同事问我:是不是一定要拍视频?甚至于,是否一定要做自媒体?
我的答案都是:取决于你想要达成的目的,以及你自己的意愿和能力。没有什么事儿是“一定”的,关键在于你要做得开心,这样才能够坚持。至于效果?没有坚持,还谈什么效果呢?对吧。
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时代,文字和书籍依然不会被淘汰,浓缩下的思考同样能带来很强的共鸣感,只要内容是你自己的,具有你鲜明的特色,那就能够吸引到一部分人。相反,文案内容本身就是别人的,咱们只是拍摄时念出来,那考验的只能就是演技而已了。展现真实的自己,是获取别人信任最直接的方式。
我也期望用自己的文字和其他各种输出,寻找到认同我的价值观和理念,建立初步信任的朋友们,聊聊合作加盟我们的可能性。这也是我做自媒体最大的目的。
文章评论